·中文版 ·英文版      
·网站首页    ·联系方式


信息浏览
 
院校文化构成要素
发布时间:2010-06-16 18:01:27浏览次数:1935
 
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建筑、设施、设备、资料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这种物质文化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校园物质文化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物质景观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按美的规律规范校园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从校园整体规划到一个具体的建筑式样,从一个雕塑制作到一块标语牌的设计,从一条路的命名到一个小园林的风格,都应遵循这种原则,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品质。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美的学校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从感知的角度讲,其教育意义更深刻,更持久。
   
    1、校园地理环境
   
    校园环境是自然物质的人性化发展。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更好地体现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优与劣,是学校自然环境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上海市郊有一所学校是一九九八年动工兴建的,在选址方面考虑得比较周详。校园地处镇区的东南角,东枕宽阔的新四平路、南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西面和北面紧靠着居民小区。大家把学校建在与城镇“若即若离”的边缘地带,一方面,避免了污染、噪声、交通拥挤等问题,给校园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又能使师生的日常生活和交通便利带来方便。一年四季不断变幻色彩的田野给校园带来了恬静的乡村气息,而来来往往的车辆则显示着一种流动的现代都市文明。这样的地理环境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2、校园建筑布局
   
    建筑是一门艺术,它作为景观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作为实用设施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校园建筑一般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
   
    环境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反映。学生走进校园看到的是布局合理、设置规范、整洁美观的学习、生活环境,置身在芳草如茵、繁花似锦之中,感受到和谐、高雅、清新和优美,赏心悦目、耳儒目染,就会起到净化、美化心灵的作用。
   
    3、校园艺术景点
   
    优美的艺术景点能起到陶冶性情、规范行为、启迪心智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的校舍,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该校把教师们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一个个校园文化橱窗,在教学楼走廊、大厅里轮流展出。和学生作品一起展出的还有许多古今中外大艺术家的画像和生平事迹。这样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热情,时时给孩子们以启迪。
   
    学校赋予校园以优美的景色,让整个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理。
   
    美的环境能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比如,学校的建筑、布局表现出整体的美,对学生队列的整齐、纪律的严明都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在楼道走廊里挂上学生的书画,巧妙安装玻璃镜、装饰品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教室走廊上、图书馆里挂上名人名言给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还有绿树红花、长藤软蔓、方亭回廊,使学生随处感到赏心悦目,而自然生发出一种细腻、珍爱的情感。天长日久,性情受到陶冶,鲁莽、粗野的行为定会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变。
   
    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规章制度是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的规范化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说,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在现代社会,制度完善、公正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文明,而遵纪守规也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校园文化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校园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所以,要非常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中遵照执行。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所形成的良好校风以及氛围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出勤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等。例如:《学校章程》、《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方案》、《教职工一日工作规范》、《校学生行为守则》、《教师教学常规》、《学校中层干部考核细则》、《教育教学奖惩条例》、《教职工期终效益考核细则》等等。
   
    1、制度特征:
   
    (1)规范性:制度的作用就在于告诉校园成员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行为与后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使师生行动有了明确的参照标准。所以制定的制度一定要有规范性,有了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学校工作才显得有条理。
   
    (2)连续性:校园制度的形成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同时对以后的学校工作又是一种借鉴。它具有传承作用,从而使得校园工作保持连贯性。如果离开了各种制度,学校工作以某些领导人的意志为标准,那么随着这些人的去留,学校的工作很有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因而,该校制度有很强的连续性,在继承的基础上,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发展与创新。
   
    (3)导向性:校园制度的制订是以学校的总目标为前提的,因而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充分体现导向性原则。校园制度本质上是鼓励校园成员为实现学校总目标而学习工作。一些奖励性的制度是为了鼓励先进、激发学生的进取愿望,一些惩罚性制度的出发点亦在于鞭笞后进、促其进步。况且惩罚性制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学校制度具有导向性,是促使我校总体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2、创设制度文化的特色:
   
    (1)全员参与制定制度:学校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某个领导说了算,而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根据教职工的普遍要求来制定各项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所以一旦某项制度出台,就能受到教职工的普遍拥护。
   
    (2)灵活执行制度:在执行具体制度时,既要注意对照有关制度办事,不能随意解释制度甚至随意更改有关制度,但同时也要联系具体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注意策略的灵活性。
   
    (3)注意制度意识的培养:学校要非常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因为这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利用政治学习、集体晨会、家长会、午会课等一切舆论宣传阵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我们注重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Copyright(c) 2010北京国际工商管理研修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C)2010归北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网络中心 京ICP备05067087号 办学许可证:教民1100001103879号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建材城西路西三旗桥以东约170米路北 北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邮编:100872
电话 Tel:010-84488436 传真Fax:010-84488437 Email: bibacedu @163.com
最佳浏览效果:浏览器 IE6.0 分辩率 1024x768
Copyright (C)2010 by www.bibac-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IBAC network Center